严冬总会过去 春天终将到来
一年一度的国王公园“野花节”热情地宣告珀斯春天的到来,整个西澳州鲜花盛开,美丽非凡。在金秋的中国,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也点亮了城镇和乡村,为中国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增加了缤纷色彩。
71年来,不论是面对冷战阴云,还是遭受“热战”冲击,不论是围堵封锁的艰难,还是对华遏制的挑战,中国人民以非凡的智慧与毅力攻坚克难,战胜千难万险,浴火重生,勇创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将积贫积弱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改革开放使近8亿人摆脱贫困,9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3.8%,超过13亿人享受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潜力。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抗击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这是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壮举。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摩根大通近日将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从4月的1.3%提升至2.5%。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经济学家也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2020年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少数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将在今年三、四季度提速,中国经济有望在2021年实现7.7%的增长。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次消除绝对贫困,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取得非凡成就。这不仅是中国的高光时刻,也将被全人类永远铭记。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破解一切难题的法宝,也是中国走向未来的指路明灯。
71年来,中国的发展不仅深刻惠及本国人民,也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保持繁荣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中国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6%的淡水和12%的矿产资源,养活了超过世界19%的人口、创造了16%的全球GDP和12%的世界贸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之锚和发展引擎。
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任何国家,对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丝毫不感兴趣。相反,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捍卫者,是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努力,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我们坚信,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中国不仅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援助,并采取措施保障全球防疫物资的稳定生产与供应。今年3月15日至9月6日,中国总计出口1515亿只口罩、14亿套防护服、2.3亿副护目镜和20.9万台呼吸机,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中国还宣布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国家抗疫努力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将走向强盛,但不会霸凌。中国崇尚独立自主,但不会独断专行。中国将坚定捍卫自身权益,但不会谋求霸权。一个强大的中国将继续倡导文明交融互鉴,继续寻求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与合作共赢,继续坚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判断,继续坚持在国际法框架下依法行事。中国对世界敞开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尽管国民生产总值体量惊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澳大利亚的1/6,贫困现象仍然存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间的贫富差距令人担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化解这一矛盾的确任重道远。我们面临着系统性风险、消除贫困和环境治理等重大挑战,我们仍依赖外部市场和海外能源供应,我们的金融领域改革尚未完成,面对外部冲击仍显脆弱。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尚未实现国家统一。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进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是中国发展的总目标。
中国和澳大利亚同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经济高度互补,两国和两国人民从彼此的发展中获益良多。我们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也没有重大历史纠葛。
48年前,中澳两国政治家以非凡的远见卓识,顺应历史潮流作出了建立外交关系的战略决策。近50年来,两国在众多合作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国已成为密切的商贸投资伙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澳最大国际留学生与游客来源国。
今年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5周年。5年来,中澳货物贸易额从2014年的1,350亿澳元猛增至2019年的2,287亿澳元,增长率高达69%。中澳自贸协定不仅是双边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两国互信与合作达到新的高度。我们对此应倍加珍惜,因为它是数百年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数十年来两国领导人建立互信结出的丰硕成果。
毋庸置疑,由于中澳不同的历史文化传承与政治经济制度,两国确实存在差异。但我们应该牢记的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永远比这些差异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以建设性的方式管控好我们之间的分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世界,中澳共同面临着战胜病毒、稳定经济、保障民生等重大挑战。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携手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蓬勃发展,没有一条理由损害甚或使两国关系脱钩。
危难关头,协调与合作至关重要。新冠疫情为中澳加强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希望澳方切实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多做有利于中澳互信与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精神的事。只要有足够政治意愿,中澳合作就大有可为。
作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引擎,西澳州始终在中澳友好和务实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我们高度赞赏州政府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工商界在发展对华长期友好关系方面的积极态度。我们不会忘记西澳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中国遭受疫情的困难时期,西澳人民、企业和社会团体迅速伸出援手。中国人民对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新冠病毒威胁西澳之际,第一时间向西澳提供大量防疫物资。双方民众在危机时刻相互扶持、携手抗击疫情的真诚友谊,显示出中澳友好的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中澳关系的基石和希望。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2019-2020财年西澳州经济增长1.1%,成为全澳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州。州内大多数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营,部分企业表现甚至好于疫情前。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西澳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为当地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2019年,西澳对华出口总额高达961亿澳元,超过所有其他出口市场总和。中国游客在西澳旅游消费雄踞各国游客之首,中国也成为西澳第二大国际留学生来源国。中国疫后经济发展将继续为西澳州和澳大利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月前,中国成功举办了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这是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举办的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吸引了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99个。网上广交会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于近期举行。中国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约一个月后,西澳州政府组织的西澳商务代表团将赴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为国际贸易投资、文化交流与开放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希望西澳企业能够在展会期间收获更多成果,建立起更广泛的贸易网络。
中国的发展还将为西澳实现经济多元化提供助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电影银幕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民众对高品质娱乐产品与艺术作品的渴望,为西澳创意产业和艺术团体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西澳芭蕾舞团曾两次赴华巡演经典作品,受到中国观众好评。这样的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艺术团体自身发展,还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
中国为澳大利亚连续29年实现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愿继续为澳疫后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严冬总会过去,春天终将到来。西澳州的春天是世界上最美的春天,百花竞放,争奇斗艳。比春天的花园更令人振奋的是中澳两国人民并肩发展的喜人景象。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更加光明的未来,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