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消费者监管机构警告称,随着越来越多零售商在营业限令下将业务转移到网上,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网络诈骗活动加剧。该州受害者主要是在社交媒体页面和虚假网站上陷入圈套,损失总额现已接近7万澳元。
其中的一名受害者是珀斯的中国女留学生。诈骗分子曾致电她,谎称通报上海医疗中心对其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西澳消费者保护机构(Consumer Protection WA)表示,这名学生此后告诉来电者,她并不在上海,也没有接受检测,便被转接给所谓的“上海警方”。
自称警方的诈骗分子声称,该学生面临刑事指控,并要求她汇款核实身份,同时须接受刑事检查,以便自证清白。
这名学生随后通过即时通讯应用程序钉钉(DingTalk),与所谓的“警察”联络,并将自己的护照页副本传给了这些诈骗者。
一步步陷入诈骗圈套的她,最终被骗走了1.38万澳元。
如何避免落入诈骗圈套?
自3月底以来,西澳消费者保护网站ScamNet共收到了30宗涉及新冠疫情的诈骗案举报。
在全国范围内,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自疫情爆发以来,接获了逾2000宗与新冠病毒有关的诈骗举报,报告的损失金额已超过70万澳元。
消费者保护机构的合规协调员克维日克(Paul Cvejic)提醒人们要警惕所有可疑活动,仅从经验证的网站及零售商处购物。
克维日克呼吁消费者:“尝试与他们(诈骗者)声称的所有人员单独联系,以便核实其所作所为是否合法。如有疑问,请联络我们。”
他还建议,人们可通过寻找信息来辨别网站真伪。需要注意的一些危险信号包括地址信息不全,或对方并未列明地址。
他同时指出:“如果他们要求通过银行汇款付款,这也是重大的危险信号。请通过信用卡或PayPal付款,这样如果真的出现问题,你还有机会通过退单或提起付款争议,来索回钱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