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迦叶尊者德学高尚,欢喜清修苦行。当他披着破旧的袈裟回到僧团来,佛陀为了让其它的弟子对他表示尊重,特别分半座予大迦叶共坐,佛陀并没有因为自己已经成佛而高高在上。
大迦叶尊者从不到富裕人家托钵受供,因为他认为富贵是由于过去世懂得布施种福田所招感的果报,今生已经富有了,何必再去锦上添花?因此,他「乞贫不乞富」,大多到贫穷人家托钵,让穷人种植福田。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正好相反,他觉得贫苦人家连自己的三餐都难以温饱,何忍再去增加他们的困境,富有人家布施少许财物一点也不为难,所以他是「乞富不乞贫」。
佛陀知道以后特别开示大众:「乞贫、乞富,都是心不均平,佛法应该创建在平等之上,尽管世间充满差别对待,但是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中,才能自受用、他受用。」
佛陀对于弟子,总是心思细腻的关照。例如曾去探望老病比丘,亲自为他们洗涤身体,为他们倒水、洗衣服等。佛陀有一次讲经时,阿那律尊者因疲倦打瞌睡,受到佛陀的批评,从此阿那律发惭愧心,日夜精进不懈,却把眼睛损坏了。有一天他想缝补衣服,因为看不清楚,不能把线穿进针孔,佛陀知道了,便亲手替他穿好针线,帮他缝补袈裟。(《增一阿含经》)
佛陀对刻苦修行的二百亿耳说:「修行和弹琴一样,琴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太松都容易出毛病,中道为好。」二百亿耳奉佛陀的指示修行,心安静下来,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就是这样慈悲的教化弟子们。
因宜制戒 出世不离人间
对于能够依教奉行的弟子,佛陀给予耐心的调教;对于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摄受;对于懈怠不知精进的弟子,则激励他上进;对于过分刚猛的弟子,就教他缓和渐进。无论聪明、愚笨,佛陀都会观机逗教,契理契机的说法、开示,让教团更加清净、健全。
比方,周利盘陀伽不善记忆,佛陀就教他持诵「拂尘除垢」,谆谆教诲,不厌其烦。周利盘陀伽遵照佛陀的指示,每天手持扫帚,一面扫地,一面用心持诵,终于悟道,并且受人尊敬。
《贤愚经》卷第六记载,挑粪的尼提感于身分卑贱,特地避开不敢见佛陀,佛陀知道了,绕道与他相遇。尼提跪下来向佛陀致歉,亲切的佛陀问说:「尼提,你愿意跟我出家吗?」尼提大惊:「我能做伟大佛陀的弟子吗?」佛陀说,在他的教法中没有分别,贫富、贵贱、种姓都只是假名。后来,尼提跟随佛陀出家,用功修道,也证得了果位。
佛陀认为一个人,只要你尊重他、爱护他,以慈悲心对待、给予鼓励,让他觉得有尊严,他就会向上、有所成长。
佛陀在制戒时,都会考量诸多因缘情况,做出合情合理的决定。好比有一位弟子迦留陀夷,长得高大、黝黑,有一天傍晚到村里托钵,应门的孕妇乍看一个又黑又大的人,以为是鬼,一时惊吓过度流产了。佛陀知道后,就认为黄昏、夜晚不宜出外托钵而制订「过午不食」的戒律。
又例如,有一对男女青年订好婚约,女方调制香饼,准备回拜时带给婆婆。恰巧比丘来托钵,少女就以香饼供养了比丘。因为香饼美味可口,比丘们纷纷再到少女家托钵。几天下来,耽搁了少女的行程,引起男方误会,扬言要解除婚约。女方父母把女儿遭到退婚的伤心事禀报佛陀,佛陀立刻召集弟子,制定回应的戒律,告诫弟子托钵次第乞食应该要注意礼节,不能贪图美食。
在佛陀制戒中,在在说明他的教法是出世而不离人间的。我们看到原始教团的生活中,布萨、忏悔、三番羯磨,如同现代国家的民主殿堂里,一个法令的制订,必须三读通过,可以说是最早的民主议会。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