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vien
图/ 123RF
有回亲人从中国大陆上海旅游拍了「青团子」给我看,上网搜寻数据后才晓得,原来上海青团子的绿草,与台湾的艾草粿或鼠麴粿相似,和台湾人在清明节就会吃的客家菜包(猪笼粄)或是闽南草仔粿,同是用「艾草」所制。
于是准备好材料,着手开工。青团做起来倒也不难,但是配料在都会区找不到艾草,于是我以「波菜叶」替换,虽然颜色没这么深绿,但同样都是绿色植物制作,比起人工色素添加剂,自己手工制作确实安心些。
「青团子」是中国大陆江南一带,清明时节民间流行吃的糕点。外甥女告诉我们:圆圆绿绿的青团子十分受欢迎,年轻人都能接受,口味多样,我选择最初的红豆沙口味制作。在即将到来缅怀先人的清明前夕,青团一颗颗,包裹着满满感恩心。
蜜红豆泥
食材:
红豆300公克、砂糖20公克、红糖40公克与适量的水。
作法:
红豆洗净浸泡2小时,加入适量水,水量盖过红豆,放入电锅蒸1小时(外锅水量约4杯)。
待开关跳起,再将作法1倒进平底锅搅拌,其间须不停搅拌以免糊锅。接着加入红糖、砂糖,再次搅拌10分钟,使红豆成泥状,等待放凉。
青团子
食材:
糯米粉200公克、在来米粉50公克、菠菜200公克、红豆泥200公克。
作法:
菠菜叶洗净切段,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果汁机搅碎,渣取起,菠菜汁于碗内备用。
准备一个盆容器,倒入糯米粉与在来米粉,将作法1的菠菜汁倒进一起搅拌,揉成米团,盖上锅盖,静置大约20分钟。
将米团分成六等份,每颗约42公克;红豆泥揉成每颗约35公克球状。
把米团放掌心压扁,中间放上豆沙球馅料。
包裹,收口整理,翻过来,上面整理成圆长型,缩口底下抹些油。
蒸锅放入水,将抹油那面生团子放于蛋糕纸上,蒸25分钟后即完成。
〔备注〕
亦可用地瓜叶或青江菜替换,或是抹茶、绿茶粉。热食或是放凉吃(口感Q软)都好吃,如果没吃完,可用保鲜膜密封包裹着,仅可放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