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为自己浪费了时间,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内疚。 为什么要感到内疚,哪些事情才不算是浪费时间?生活到底是由什么组成? 这种“内疚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何如此的根深蒂固?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难以避免的家庭影响, 我们无法回避自己成长的环境和轨迹。我也毫不例外。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对我说的最多的话,都是和学习、考大学有关。每天对我的要求出其的简单:去看书,去学习, 不要浪费时间在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在他们的观念里,干任何和学习、考试无关的事情都是在浪费生命。其中当然包括看小说在内,我少年时期看的和考试无关的书都是躲在被窝里进行的。这样我在少年时期只有几件事:看书,写作业,学习,考试,上大学。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很简单,只有做这些事情才是对的,只有这样父母才会高兴,我才不会有麻烦。
作为家中的老二,又是一个女儿的我, 在重男轻女的父母眼里,我是迟早要嫁出去的,要成为别人家的人。只有儿子才是养老送终的人(现在看来,他们是对的,我一个人在国外,注定照顾他们的人是我的兄弟)。我的父母在我面前也从来不避讳他们如此坦白的心思。在我少年时期,一直努力挣扎着证明给我的父母看,他们的判断是错的。我才是那个最关心他们,最理解他们,也最会照顾他们的人。我一直很努力的学习,努力做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在我“漫长的”给父母证明我自己的少年岁月里,在“催眠” 下,终于成了父母眼里的“乖宝宝”,成长的轨迹一目了然。成年后,在无形中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学习和做有意义的事情。我的人生里, 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和看书,其他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如果我没有看书,没有学习,我会莫名的感到内疚,难以心安。当然学习和看书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时不时的内疚,这就有点问题了。
看书和学习的人生也许会有意义。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不一定要看书,学习,才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这样的界定太过单一和片面。
生活其实是由点滴的琐碎组成,有没有意义不是唯一的标准。很多看似无意义的事情,无聊的事情,有可能却是很自在的生活。有意义、无意义本来就是一个很主观的判断,也是因人而异,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是时候,好好处理自己时不时内疚的心理了。不必为今天花了几个小时去做一顿饭而感到浪费时间;不必为今天看了一个纯粹娱乐的电影而觉得浪费生命;不必为坐在阳台上,看着林子里的云山雾绕一个小时一动不动而感到虚度光阴……有太多的事情,只是想去做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层面的思考必要!
生活里怎么可能每时每刻都过得有意义? 一个人难以避免会把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着重复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们每天花多少的时间做饭,吃饭? 花多少的时间打扫房间,洗衣服,擦地板?花多少的时间整理衣橱? 花多少的时间在电话里,和朋友聊天?又会花多少的时间在手机上刷微博和微信?如果每件事情都要拿有意义来衡量, 很多的时间都是浪费在这些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琐事上了。
如何来界定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无意义的事情? 每天只有花时间去学习,去准备考试,就一定是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好, 成绩高,上名校,成为社会精英,中国式的教育出来的大把的精英不懂得生活,活在痛苦之中,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如何幸福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我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去论述,只能很皮毛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探究幸福的边缘。什么样的人最幸福,什么样的人生就一定有意义吗?仔细想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也许是唯一的答案?
随着对人生的理解,做那些让自己可以安宁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必太大,这些事情不必有深远的意义,只要你自己觉得喜欢,就是最好。过好每天的小日子,认真对待每次的呼吸,认真踏出脚底下的每个步子。 人生一定是由琐碎的看似毫无意义的小事组成的,安心地把这些毫无意义的小事做好,认真地去享受这些小事带来的简单的快乐。吃一口自己做的精心包出来的包子,很幸福;在饭馆吃到一个麻辣砂锅就很快乐;买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披肩摆弄来摆弄去,很嘚瑟;买点熏香在盛夏的客厅,有点点香气扑鼻,很惬意;看到女儿很认真地咿咿呀呀地拉着不是那么准的小提琴,很甜蜜;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爱黏人的布偶猫在脚底下缠来缠去,在我一转身去冰箱里拿葱的时候,踩到了她的尾巴,咿呀地跑开,很欢乐……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快乐都是和毫不起眼的事情有关,生活就是由一点点的琐碎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