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双
家里有一个泡菜坛子,是妈妈的宝贝。那里边的菜,在我的印象里,是取之不尽的。但是,一坛泡菜,时常坏掉。妈妈急呀,抓耳刨腮,去抢救,倒到一部分坏水,孱白酒,临时性泡篙笋,每天观察。等等。很费神。还好,忙乎十天半月,浑水慢慢变清。妈妈又喜笑颜开了;甚至愉快地闭着眼睛大笑过,睁眼时,不忘向我们撒个老娇。然后谆谆告诫:泡菜坛子小气,不能沾油,筷子、手,没洗干净,不能去捞菜,捞了就长白醭,就坏。我们都不敢动妈妈的泡菜坛子。
但是爸爸胆大包天。妈妈经过无数次布控,侦查,发现坛子里的泡菜,是爸爸弄坏的。铁证如山。屡教不改。爸爸也很委屈,不管从严从宽,顽抗道:“我洗了筷子洗了手的!”暗地里,还是捞泡菜吃。他认为他是一家之长,该争这个权力;不是争吃的权利,是争捞的权力。因此吵架不断。跳脚,拍大腿,捶胸,赌咒,都是
“内战”的常态。幸好我家没有掐脸或遍地打滚或取下拖鞋用力拍对方鼻子的传统。
折腾了许多年!妈妈自来比爸爸厉害,可惜除了统治、压迫、欺负爸爸,一世英雄,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前年,我主持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解决家里的泡菜纠纷。两会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通过了相同的公报:动用内资,从街头小市场,再引进一个泡菜坛子,使两位老人,人均一个,井水不犯河水,彻底构建和谐家庭。
此后,半年之内,相安无事。饭桌上,妈妈津津有味地吃她的优质泡菜,爸爸吧嗒吧嗒地吃他的劣质泡菜。我们三姐弟,两边都吃。当然,吃这边是享受,吃那边是受苦,是照顾性的。
又不久,战火重开,还更加猛烈。因为妈妈坛子里的泡菜,又坏了,又该抢救了。有时抢救无效,倒掉重来。妈妈有理取闹,爸爸死不认账!于是,至少每周,家里,因为泡菜,都会硝烟弥漫,内殃及无辜,外惊动四邻。
我们又开两会。妈妈唯独对老头子,是寸土必争,寸权必夺的。她举证,证明泡菜,确实是爸爸整坏的,并认定是故意的。边诉说边詈骂。爸爸在铁证面前,终于承认了所犯“罪行”,并解释:“我看见她的坛子里长白醭了,才去帮忙的!”
我本来半信半疑,现在一听,对爸爸的系列错误,痛恨万分。于是“主持正义”,脱口而出:“骂!该骂!骂了几十年都不改,骂!”不料,爸爸正委屈万分,顿时被我激怒,一言不发,挥来一拳。别看老人家泡的菜不行,打人却很老道,打得我滑行数尺,从沙发上跌坐到地上。还听到他颠三倒四地怒吼:“我给你滚出去!”
这是我最后一次挨打。我猛地冷静下来,明白不管爸妈谁有理,晚辈都该息事宁人,而决不能火上浇油。偷眼观察爸爸,牙还咬着,几根筋在太阳穴那里又鼓又跳。我迅速爬到沙发上坐稳,心平气和地宣布:各人只管理自己的泡菜坛子!这要当成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要高屋建瓴,站在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来解决问题。爸爸不要再擅动妈妈的泡菜坛子,遇到克服不了的技术难题,应该虚心请教。妈妈要帮助爸爸攻克在泡菜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经验教训要免费传授;在家庭内部,不必保护知识产权。谁出格,我们就批评谁,从此拒绝吃他(她)的泡菜,甚至暂扣他(她)的泡菜坛子!
至此,我们家拖延了多年的“内战”,终于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