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雲大師
信者的布施供养,并非每天准时预备饭食、饮料等候。当时印度的风俗习惯,人们家中若有喜丧婚庆,才会依着信仰习俗,在门前设一小桌,上面摆放当日要供养比丘的物品。比丘到达的时候,信徒即跪地合掌,恭敬供养一碗饭、一碗菜,或者一朵鲜花、一粒水果。如果在这一家得到饮食后,感觉不够维持一天的饱食,可以再依序向第二家、第三家乞食;若感到托来的食量已足够维护色身,就应即刻回到精舍道场用餐。
印度的土地广大,人烟稀少,比丘们走路必然要遵守远近、次第的行仪。因为态度沉稳庄严,才能让信者生起尊敬的信仰。当初,舍利弗就是见到正在王舍城托钵乞食的阿说示比丘仪容端正,具有神圣感,才趋前问他的老师是什么人、信奉什么教义,最后闻法得度,皈投在佛陀座下。
托钵乞食的制度,使得佛教和信徒密切接触,也与社会的脉动保持关连,民众以物质布施,佛陀和弟子们说法布施,讲述人生的道理,让大众心开意解。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平等食」是佛陀制订托钵乞食的主要意义,也增益了人间佛教的发展。
次第乞食的行程,用现在的时间估计,应该在一小时内可以完成。之后,比丘们便回到各自居住的场所,在屋内一定的地方洗脚、净手、盘坐、吃饭。
吃饭时,必须按照乞食法进行,就像现在丛林里五观堂的「五观想」,佛陀时代的比丘们吃饭,也有这样的规定。
吃过饭之后,洗涤瓦钵,清洗双足,整理衣单。此处就可以看见佛陀重视生活作务,勤劳自理的一面。可以说,佛陀是以身作则,树立了佛弟子修行的典范。
再如经典里的「饭食经行」,饭食后通常会有一段经行的时间。经行,就是在精舍道场围绕走动。据《四分律》记载,经行可以获得五种好处:堪远行、能静思惟、少病、消食、于定中得久住等。之后,佛陀便率领弟子静坐,在各自的坐位上,展开坐具。接着,佛陀便为大家开示,说法论道。
说法开示也不一定都由佛陀发起,只要弟子们在生活上、思想上、内心的感受上,对修道有一些见解,都可以提出来向佛陀询问,佛陀便会一一给予开示正道。结束以后,比丘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居处,静坐、思惟、冥想,或者思考佛陀刚才的教示,反复背诵。
在佛陀结束对弟子的说法,大家各自回去修习的时候,已到了社会大众开始日常活动的时间。接近十点钟、中午的时刻,信徒们便陆续来到精舍请法,各界人士也纷纷前来礼拜,佛陀又再接应大众,对他们开示人生正道。有时讲说四圣谛、三世十二因缘的老病死生循环,有时讲说如何启发信心、如何断除烦恼。另外一方面也勉励信者受持五戒十善、奉行慈悲喜舍。这许多道理多由弟子背诵下来,日后再予结集记录,成为今日所见的经、律、论三藏经典。
传教弘道 重视人间生活
有时,佛陀会个别开示,有时集体小参,甚至也会有大型集会;例如讲《般若经》有四处十六会,讲《华严经》有七处八会,讲《法华经》有兆人天云集等,种种规模各处不一。现在我们国际佛光会在世界各处所提倡的活动,就是效法佛陀当初传教弘道的情景。
午餐之后,有的人礼拜,有的人静坐,有的人经行,有的人冥想,甚至有的人休息。僧团的生活中,比丘的习惯不尽相同,但只要不侵犯别人,修道生活必然是自由的。
在印度,天气非常炎热,午间人们大多不会出外,比丘们除了在精舍,也会散居在左近的洞窟、树下、水边,或诵经打坐,或三五成群论道,各说心得,类似于现在学校上课研讨的情况。但心情上则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比丘们少欲知足,生活简单,不会散漫无纪、吃喝玩乐,大家都是精进行道,安住正念,严守佛陀制定的戒律、规章,以净化身心、变化气质。
下午,佛陀率领比丘集合座谈,探讨修道心得,有所怀疑的即提出询问。因此,现今我们所
看到的经典,可以说都是当初僧团中问答的记录。接着,佛陀又再和社会大众接触,加强佛法在各地的推动。佛陀重视人间教化生活的情况,即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