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竹
从垃圾筒里捡出一大张牛皮纸,放进回收纸类的箱子里,我知道这是女儿丢的。还有厨房纸巾也是,连抽好几张擦手、擦干小碟子、小茶杯……顺手就丢,这些还可再使用的「干净纸」占了一大半垃圾筒。我总及时拦截,待擦过油腻锅盘或瓦斯炉的脏污后,这些纸巾才算功成身退,被丢进垃圾筒里。
双人床单破了一小洞,我将破、旧的部分剪成数小片,拿来当抹布,用完即丢;额外看来还算完好的,先洗干净、晾干后,剪了两大片,换季整理时用来包紧蓬松的毛衣。还有呢?这天,我突发奇想,剪一些卫生纸尺寸的布,可用来擤鼻涕,好像还不错哩!又将要丢弃的上衣裁剪成小片,现在我自己在家就用这些「卫生布」来擤鼻涕。
日前去附近商店买一大箱万用卫生纸。又涨价了?老板说:「还会再涨,一些树木都被砍光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纸类涨价的原因,只期望在这万物皆涨的年代,大家能坚守「需要」才买的购物原则,省下荷包也减少制造废弃物。
我常想起相关的垃圾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不同县市报导中:「回收物堆积如山难去化、掩埋场多半已饱和、三成六的旧衣都被送进掩埋场……」真不敢想像哪天这些垃圾无处可去时,我们将会住在一个怎样恶臭、脏乱,甚至不安全的环境啊!
最近看《我家没垃圾》一书,作者贝亚.强森强调:控制消费是垃圾减量的主轴,不鼓励回收,因为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及可观花费。而落实减少家中废弃物,作者的方法是:「拒绝」不需要的、「减量」所需要的、「重复使用」消费得到的、「回收」不能拒绝/减量/再利用、「腐化」剩下的做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