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說
文/星雲大師
菩提心也是诸佛菩萨度众的重要动力,就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大菩萨为例,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慈悲,文殊菩萨大智大慧的般若,普贤菩萨大修大行的行持,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自我、救度众生的愿力,这才能代表今后佛教能普及社会、为人所接受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如果不能把四大菩萨的「悲智愿行」发挥,只在祈求、香火的敬献上着力,那对人间佛教的发展是起不了积极作用的。
为了把四大菩萨的精神加以发扬,藉以推动人间佛教,我曾以「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为题,把原始佛教的「四圣谛」,与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相互结合。因为人间忧悲苦恼等问题(苦)要解决,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世间众生贪瞋痴等无明业障(集)要解脱,所以「烦恼无尽誓愿断」;因为众生感到修学(道)重要,因此「法门无量誓愿学」;最后信仰的目标是成就众生获得圆满的大解脱(灭),因此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现在的佛教所需要的,应如过去太虚大师、慈航法师都曾提倡的「今后佛教的发展寄讬在教育、文化、慈善」。我对人间佛教未来的发展也归纳了四点:第一以文化弘扬佛法,第二以教育培养人才,第三以慈善福利社会,第四以共修净化人心。
虽然世间在文化、教育、慈善各方面,也有做到培养人才、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但是佛教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更超越社会世俗的行事,因为佛教讲究无相、无我、无着、无求,呈现一个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才是佛教不同于一般社会之处。
自我修行 生命更上层楼
因此,人间佛教积极从四圣谛扩展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不但是自我修行,也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让生命进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同时也让人间佛教成为「行解并重、古今一体」的佛教。
之所以把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与「四圣谛」的根本佛法相互结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认为佛教不能光是坐谈理论,佛教更应该起而为人间解决问题。因此,佛法不能只是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还必须要有愿力、修行和实践,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圆满,从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之境。而如何从理解「四圣谛」,进一步实践「四弘誓愿」,便成为人间佛教重要的精神内涵与实践之道。用「四弘誓愿」的力量去救度众生,人间佛教才能为今后众生所接受,才是未来世界的光明。
研究佛教 不能光作比较